欢迎您登录容光机电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 13651911466
咨询热线: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打造国家竞争力
来源: | 作者:rongguang | 发布时间: 2018-03-23 | 187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排名第28位,在金砖国家中排名居首,比去年上升1位,但与排名前3位的瑞士、新加坡、美国相比,在创新能力等方面尚存差距。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中国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良好的创业与创新环境;中国正在成为更具创新性的经济体,但还不是创新强国。
    “从《报告》中可以发现,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命脉,知识产权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资源。面对在创新上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显得迫在眉睫。”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许春明教授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报告》中既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创新大国正在崛起
    “使用1台这样的数控钢筋加工设备,1个班相当于10个工人的工作量,而且精度非常高,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神器’。”受到客户肯定的这种数控钢筋弯箍机,已经在我国的高铁工程、公路及建筑施工等领域开始应用。企业成立5年来,一直重视通过建立健全创新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专利数量国内行业领先、产品技术水平和行业市场占有率居世界前列的好成绩,企业市场竞争力与综合效益连年向好。
    正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创新与知识产权提升竞争力、实现“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开始发生了改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年度《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受理来自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52.6412万件,超过美国的50.3582万件,成为世界第一专利大国,打破了此前100年里这个位置一直为德、日、美三国占据的局面,至今保持着这一地位。这表明,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国外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同时,在2013年我国受理的82.5万件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有42.7万件,占国内总量的60.6%,印证了我国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所取得的进步与成就。
    近年来,“嫦娥”探月、“蛟龙”深潜、“北斗”导航、航母入列、主导4G通信国际标准、进军高铁产业等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创新成就,凝聚着无数企业及创新者的努力,使“中国智造”正在取代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向世界展示着创新能力的改善给中国国家竞争力提升带来的令人欣喜的新变化。
    “近年来,创新实力渐强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稳固,同时社会各界的创新活力日益激发,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添薪加柴,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科学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看来,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这些一个个创新主体的“点”,都是国家创新力“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点”上的不断扩展,打造了“面”的国家竞争力。